AI编程:Trae SOLO初体验,一句话一个网站!

AI编程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? 今天Trae 的SOLO功能全面开放了,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!(快速开发了一个网站)

QQ20251113-152709

Trae突然把Claude模型给删了,大家都很生气。

接着立马放出来了SOLO,明显是为了秀肌肉,证明自己没有Claude也可以做的很好。

今天我们就来实测一把。

我让ChatGPT帮我总结了一下SOLO的卖点,大致如下:

从「想法 → 交付」的一体化工作流 SOLO 不只是代码补全工具,它宣称可以覆盖「需求描述 → 系统设计 → 编码实现 → 测试优化 →部署」的完整开发生命周期

统一上下文 + 工具平台 它将编辑器、终端、浏览器、文档查看、Figma 等工具在一个工作空间中整合,使 AI/代理能够访问、理解、操作你整个开发环境的上下文。

多代理+并行工作模式 在 SOLO 模式下,可以启动多个“子代理”(Sub Agents)同时处理不同任务(比如前端、后端、测试、部署),支持并行执行,从而加速流程。

视觉化计划 &可见进度 在开始编码前,SOLO 会先生成“计划”(Plan Mode),然后你可以审阅、调整。编码过程及变更(diff)也可被可视化监控。这样开发不只是“AI帮我写代码”,而是“AI与我一起推动项目” 。

语音/自然语言交互能力 SOLO 支持语音输入或用类似人与人对话的方式跟AI交流需求,而不仅仅是在编辑器中敲命令。使得与AI协作更自然。

对开发者/小团队/产品经理有吸引力 它不仅适合纯开发者,也宣称对那些“想快速从概念出发做出 MVP”的产品/设计角色有帮助。小团队也能借助它提升效率。

描述挺诱人,谁不想要这样一个编程工具呢?

你只要表达想法,AI就能帮你把APP/Web开发好了!

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,立马上实战啊。

那么做个什么项目好呢? 最近在使用Qwen-Image的时候,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。每次启动comfyui之后 WAS节点都会在日志中打印一句名人名言。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。

有的时候,一句话可以直击天灵盖,让人醍醐灌顶。

比如这一句: “Don’t wait. The time will never be just right.” – Napoleon Hill

就非常发人深省。

所以我决定让Trae帮我开发一个名人名言的网站,最好是能做成桌面小组件 ,在Windows上和Mac可以添加。 我知道一次性让他开发这么多是不可能滴,而且SOLO应该是更加擅长开发WEB应用。所以我们重点还是关注他开发网页的情况。

专业的开发者,可以把需求写的很细。但是作为一个solo产品,就是要不要把需求说太明白,才能测试出它的水平。 所有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开始。

我的初始需求:“我要开发一个名人名言的网站”。

image-20251113104011080

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星星图标。让它帮你优化需求。

优化后的需求如下


  1. 多终端适配:
  • 网页端:响应式设计,支持主流浏览器(Chrome/Firefox/Safari/Edge)
  • 手机端:开发原生应用(iOS/Android)或PWA渐进式网页应用
  • 电脑端:开发Windows/macOS桌面应用(可考虑Electron框架)
  1. 核心功能模块:
  • 名言展示:按分类/作者/热度/时间等多维度展示
  • 搜索功能:支持关键词搜索和高级筛选
  • 收藏系统:用户可收藏喜欢的名言
  • 分享功能:支持分享到主流社交平台
  • 每日推送:定时推送精选名言
  1. 技术要求:
  • 前端:React/Vue框架实现UI组件
  • 后端:RESTful API服务(Node.js/Spring Boot等)
  • 数据库:MySQL/MongoDB存储名言数据
  • 状态管理:Redux/Vuex管理应用状态
  • 跨平台方案:Flutter/React Native或统一API接口
  1. 开发流程:
  • 阶段1:完成API接口设计和数据库建模
  • 阶段2:实现核心功能模块
  • 阶段3:进行多终端适配开发
  • 阶段4:测试和性能优化
  • 阶段5:部署上线和监控维护
  1. 质量要求:
  • 响应时间:API请求<500ms
  • 兼容性: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和浏览器
  • 安全性:实现用户数据加密和防XSS攻击
  • 可访问性:符合WCAG 2.1标准

大概看一下,懂不懂先不管。直接点击绿色箭头按钮,开始干活。

Trae的传统模式我已经用了很久了,SOLO模型和传统模式最大的差别是,它会先写需求文档和技术文档。其实平时我们用传统模型,也可以手动让AI先帮忙写着两个文档。然后让它根据文档来开发应用。

SOLO就自动完成了这一个操作。

它主要生成两个文档。

一个叫quotes-app-prd,另一个叫quotes-app-technical-architecture。

文档看起来还是挺专业的。

下面是需求文档的一部分:

目录结构如下:


### 1. 产品概述

* 核心价值主张
* 目标用户群体
* 跨平台支持策略

* Web端
* PWA端
* 桌面端

### 2. 核心功能

* 2.1 用户角色

* 访客用户
* 注册用户
* 高级用户
* 2.2 功能模块

* 首页
* 名言详情页
* 搜索页面
* 收藏页面
* 个人中心
* 分类页面
* 作者页面
* 2.3 页面详情

### 3. 核心流程

* 用户浏览流程
* 搜索使用流程
* 用户注册流程
* 流程图(Mermaid)

### 4. 用户界面设计

* 4.1 设计风格

* 色彩方案
* 字体选择
* 按钮样式
* 布局风格
* 图标风格
* 4.2 页面设计概览
* 4.3 响应式设计

* 移动端优先
* 断点设置
* 适配策略
* 触摸优化

### 5. 非功能需求

* 5.1 性能要求
* 5.2 兼容性要求
* 5.3 安全性要求
* 5.4 可访问性要求
* 5.5 国际化支持

### 6. 技术实现要求

* 6.1 前端技术栈
* 6.2 PWA配置
* 6.3 性能优化

### 7. 数据需求

* 7.1 名言数据内容
* 7.2 用户数据

### 8. 运营需求

* 8.1 内容管理
* 8.2 用户运营
* 8.3 数据分析

下面是技术文档的一部分:

目录结构如下:


### 1. 架构设计

* 系统架构图(Mermaid)
* 前端层
* 服务层(Supabase)
* 外部服务层

### 2. 技术描述

* 前端技术栈

* React + TypeScript
* Tailwind CSS + CSS Modules
* Zustand 状态管理
* React Router 路由
* Axios + React Query 网络层
* Vite 构建工具
* PWA (Workbox)
* Electron 桌面端
* 后端服务

* Supabase 认证 / 数据库 / 存储 / 实时
* 开发工具

* pnpm 包管理
* ESLint + Prettier 代码规范
* Husky + lint-staged Git钩子
* Jest + RTL 测试框架

### 3. 路由定义

* 路由表说明
* 各路径用途与鉴权需求

### 4. 数据模型定义

* 4.1 核心数据表结构(ER图)

* 用户表(USERS)
* 作者表(AUTHORS)
* 名言表(QUOTES)
* 分类表(CATEGORIES)
* 收藏表(FAVORITES)
* 分享表(SHARES)
* 搜索历史表(SEARCH_HISTORY)
* 4.2 数据库表 DDL 定义

* users
* authors
* quotes
* categories
* favorites
* shares
* search_history
* 4.3 关联表 DDL

* quote_categories

### 5. API 接口定义

* 5.1 认证相关 API

* 用户注册
* 用户登录
* 5.2 名言相关 API

* 获取名言列表
* 搜索名言
* 获取名言详情
* 收藏名言 / 取消收藏
* 5.3 用户相关 API

* 获取用户信息
* 更新用户信息
* 获取用户收藏

### 6. PWA 配置

* 6.1 Service Worker 配置(VitePWA)
* 6.2 推送通知配置(Push API + VAPID)

### 7. 状态管理设计

* Zustand Store 结构

* AuthState(认证状态)
* QuotesState(名言状态)
* UIState(界面状态)

### 8. 组件架构

* 8.1 组件层次结构(目录树)

* common
* layout
* quotes
* search
* user
* 8.2 高阶组件设计

* withAuth(鉴权高阶组件)
* withLoading(加载高阶组件)

### 9. 部署配置

* 9.1 环境变量配置(.env 文件)
* 9.2 构建配置(Vite 构建优化与分包策略)

### 10. 监控与分析

* 10.1 错误监控(Sentry 集成)
* 10.2 性能监控(Performance API)
* 10.3 用户行为分析(Google Analytics / 自定义分析)

当写完之后,就会问你要不要开始,你只要确认开始开发就可以了。

然后你就泡杯茶,坐在电脑前当监工就可以了。

他会完成代码编写,依赖安装过,启动服务。

过了不知道多久,他跳出通知,意思是:“老板,活干完了,请验收。”

还做了很多总结,看起来是有卖力有能干。

下一阶段的开发计划也有了。

## 🎯 下一步计划

### 第二阶段(开发中)

- 🔲 集成Supabase后端服务
- 🔲 添加真实名言数据
- 🔲 实现每日推送功能
- 🔲 完善用户系统

### 第三阶段(计划中)

- 🔲 桌面端应用开发(Electron)
- 🔲 多语言支持
- 🔲 高级搜索功能
- 🔲 性能监控和分析

然后我就跑去看了,结果内置浏览器页面上啥也没有…. 黑漆漆一篇。

Chrome打开是下面这个样子的。

image-20251113110920033

说实话啊,这一刻,瞬间想骂娘。吹啥牛逼,啥都不是。

我直接甩了它一句“你自己检查下你开发的项目能看么?”

它检查了下说,项目非常优秀,没有任何问题!

我….

我只能自己检查一下,看看要如何教育它了。

看着页面好像是样式没有加载,看了网络情况,一堆 304。代码又不是我写的,我才不会去深入看代码。我直接把图片扔给它。告诉他开发的程序有问题,让它自己看看这图片。

很快他就发现问题了:

修改完成之后本地可以正常预览了:

看了下页面。

它默认就帮你设计了两个主题。

登录和注册功能也有了。

搜索功能也有了,收藏的功能也有。

主页面主要是每日推荐,热门名言,以及热门分类。

页面整体看起来不错。页面简介不花哨,这是我喜欢的。

我本意就希望页面简单,名人名言的核心内容是“名人名言” 。

一些基础的跳转逻辑也已经有了。

直接点击收藏,会提示你登录。

但是点击立即登录还没有反应。

点击右上角的注册和登录功能是正常可用的。

登录之后,右上角会有变化。

退出登录功能也已经完成开发,个人中心和设置还只是摆设。

如果只是单纯看一下网页,基本上没啥问题。前端显示没有明显的BUG,无论布局还是设计都还不错。

这就相当于它的第一个版本已经完成了。

然后他会提示你,把完整部署上线。

你只要点击部署,它会引导你登录vercel,授权,然后自动上传代码。

最后会返回一个网址。

比如这样:https://traesolowzr3.vercel.app/

相当于你的网址已经部署上线了。我这个网址当前也是可以访问的。

整个过程,我只写了一句话,发了一战纠错的截图。然后点了几下,一个Demo就已经上线了。

SOLO编程的过程还可以开启实时跟踪,他会实时显示自己正在干什么,输入了什么命令,查看了哪些文档。这个功能还挺好的,适合边干边学。作为一个程序呀,如果你不知道AI正在干什么,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。这个跟踪功能,多少让人安心一些。

到目前为止,SOLO的体验还不错

当然,是免费前提下,收费的话,token烧到肉痛了,我必然就挑剔了。


从目前的AI编程程度来看,说实话初级程序的饭碗真的是… 人类手搓是绝对不可能有这种效率的。

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,如果要做到这个demo的程度(不使用AI辅助),他的学习过程不会少于半年。

当然,大部分人学了半年不是出师了,而是放弃了。

而有AI辅助的情况下,即便自己不懂,也能在几个小时内做出个像模像样的东西。

AI正在不断提高人类的下限。

当然,目前只是做了个外壳,如果真要做成产品,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,包括大量的开发,测试,修改的技术工作(最好还是不要写代码,一开始就没有尽头),还有很多非技术类的工作。

所以产品的上限还是把握在人类手里。

最后,还有两天时间,快去,提升一下自己的下限!收费了就肉痛了!

 

小尾巴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公众号:托尼不是塔克
交流群
知识星球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